一例特殊的“突聋”病例MDT讨论
2021年全国爱耳日主题“人人享有听力健康”,3月底我科收治了一例“特发性突聋合并糖尿病及新型冠状病毒IgM(±)”的患者,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听力明显改善。上周我科联合高压氧科、影像科、感染科等专家,就这例“突聋”病例开展了长江航运总医院2021年第二季度“突发听力下降”MDT多学科小组诊疗活动,挽救一例特殊的“突聋”患者听力。
五官科李家荔主任主持本次会议,对参加本次“突发性听力下降”MDT活动的重要嘉宾进行介绍并表示感谢,并提出本次MDT活动的主题为讨论一例特殊的“突聋”病例,在治疗过程中是否能行高压氧治疗?高压氧治疗需要遵循哪些流程?再者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头部MRI及中耳MRI+内耳水成像等相关影像学资料的学习。
活动开始后主管医师向大家详细汇报了患者的基本病情、诊断、诊断依据及诊疗经过,初诊及复查的听力检查情况。
感染科许绿叶主任会诊意见指出患者入院后初查新型冠状病毒IGM(±),进行严格单间隔离三天,并连续复查三次新型冠状病毒IGM(±)、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阴性,肺部CT无明显异常发现,追问流行病学史患者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,无新冠肺炎患者密切接触史,再者新型冠状病毒IGM检测并非绝对特异性指标,考虑自身免疫因素导致IGM弱阳性,不排除假阳性可能,可初步排除新冠肺炎可能性,建议查血液风湿免疫相关检查。
考虑到高压氧舱为一密闭环境,高压氧科孙莉主任指出在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前,需要严格排查,确保广大患者的安全,因患者查新型冠状病毒IGM(±),若一旦出现新发感染病例,则可能发生感染病例爆发及大流行,因此需结合感染科或呼吸科专家意见,专家们建议进行严格单间隔离,并连续复查相关指标无明显异常,隔离期满后则可执行高压氧治疗。同时她详细讲述了高压氧治疗的禁忌症,提出高压氧治疗前需排查原发疾病、评估基础疾病。并且分享了一些高压氧治疗CO中毒、脑梗塞、颅脑肿瘤术后、昏迷等疾病的经验。
影像科汪汉林主治医生通过电脑阅片的形式向我们详细解读了颅脑MRI、中耳MR+内耳水成像等影像资料,包括影像定位、核磁共振的4个序列、解剖和病变的阅读、颅脑血管神经影像的查阅、中耳及内耳影像解读;并通过PPT的形式进一步讲述了内耳影像解剖,包括正常结构及不同类型的内耳畸形的核磁共振影像。
作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根据地,疫情后的临床工作中,我们加强了住院患者的管理,严格排查,防范于未然。通过本次MDT活动,让我科今后在收治类似情况的“特发性突聋”患者时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指导方向,在安全有保障的情况下,让患者得到及时有效、规范化、个性化的治疗,同时我们也对颅脑及耳部核磁共振影像学有了更深刻的印象,能及时发现问题,为广大患者答疑解惑。通过开展多学科MDT活动,加强了临床科室与治疗性科室及医技科室见相互合作,更好的服务于广大患者。
上一篇: 性命相托 全力以赴
下一篇: 没有隐形的翅膀,有隐形的牙齿